欢迎访问党委统战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传递两会好声音】河南省政协委员蒋士卿:加强基层中医馆人才队伍建设
日期:2025年01月23日 09:16  发布人:  浏览量:

央广网讯郑州1月20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 张羲轮)“中医药是我们的国粹,基层中医馆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没有人才支撑,服务质量就无法保证。”河南省政协委员蒋士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道。他今年带来的提案,聚焦于如何加强基层中医馆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基层医疗体系注入更多中医药力量。

基层中医馆“全覆盖”背后的人才困境

蒋士卿告诉记者,近年来,河南省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2250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然而,他坦言,硬件设施的“满格”,并不代表服务质量的“满分”。

“基层中医馆的从业者中,大部分是西医或者护士,真正具备中医专业背景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在村医层面,几乎没有专业的中医人员。”蒋士卿表示,这种“有馆无医”的现状,直接限制了中医药服务的深入推广。他认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中医人才。

对于基层中医人才的培养,蒋士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他告诉记者,“基层需要的是‘留得住、用得上’的中医人才,不仅需要院校教育的输送,还需要更灵活的方式加以补充。”

他建议,在本科、专科、中专医科院校中试点基层中医药人才订单培养模式,定向为乡镇输送本土化中医人才。同时,通过师承教育、自学考试等方式,鼓励乡村医生通过实践学习,获得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证或助理中医师证。

“在已有中医馆从业者中,我们也要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鼓励他们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提高业务水平。”蒋士卿补充道,他还倡导建立县级以上中医医院与基层中医馆的对口帮扶机制,让优质资源下沉,帮助基层医生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改善待遇与晋升机制

谈及基层中医人员的留任问题,蒋士卿直言,“待遇低、晋升难是困扰很多中医从业者的问题。”

他建议,完善基层中医馆从业者的薪酬待遇政策,逐步让他们的收入水平接近区域内综合医院人员的待遇。“待遇提高了,干劲才会更足。”蒋士卿表示,探索实行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的分配形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和稳定基层中医人才。

在晋升机制方面,他提出,应对长期扎根基层的中医药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例如,对本科及以上学历、通过规范化培训的中医药人才,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并通过后即可聘任;在艰苦边远地区,对工作满20年、30年的中医药人员,则应适当放宽职称评审的比例限制。

“基层中医药不仅需要人,更需要技术。”蒋士卿说道,他建议推动中医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中医医疗服务模式,让更多优质中医资源下沉基层。此外,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工作,也能让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

“中医药的发展,基础在基层,关键也在基层。”蒋士卿最后表示,完善基层中医馆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能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还将进一步巩固中医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注入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