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党委统战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传递两会好声音】河南省政协委员辛凯力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日期:2025年01月20日 16:56  发布人:  浏览量: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 郭延))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今年河南省两会期间,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病科科主任辛凯就中医药国际化问题提出诸多见解和建议。

辛凯指出,在全球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并促进其国际化,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保障人类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医药在国内和国际上有一定发展,但在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辛凯称,当前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参差不齐,在国际主流医学体系中,尚未得到广泛接纳; 中医药在药材质量、炮制规范、诊疗技术、临床评价等缺乏被国际广泛认可的统一标准; 既精通中医药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外语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和文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限制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推广、交流与合作; 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不够深入,在利用现代科学手段阐释中医药作用机制、开发创新中药产品等方面进展缓慢;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国际传播策略,难以让国际社会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医药的价值和优势。」

针对这些问题,辛凯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制定实施全省层面的中医药国际合作战略规划。 建议由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联合省外办、商务厅、教育厅等相关部门,制定河南省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 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合作,推动中医药纳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和国际医保体系,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卫生领域的地位和认可度。 加强与各国政府的沟通与协商,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建立双边或多边的中医药合作机制,为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建立健全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 组织省内外中医药高校、机构和专家学者,联合境外专家学者,围绕中药的种植、采收、炮制、质量控制,中医诊疗技术规范、临床疗效评价等各个方面,共同开展中医药国际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的推广和应用,通过举办国际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和解读中医药标准,争取将中医药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体系,提升中医药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

三是强化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 支持省内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国际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国际班试点教学,在外语教学、国际商务、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设立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支持优秀学生和中青年教师到国外相关机构进行学习和交流,拓宽国际视野,提升专业水平。 加强对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国际培训,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投身参与中医药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提升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与国际合作。

四是加大中医药科研投入。 建议设立中医药科研专项基金,鼓励科研人员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应用、中药新药研发等方研究,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深度融合。 加强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建设中医药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人才和团队开展合作研究,提升中医药科研的国际化水平。 鼓励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与国外同行开展联合攻关,共同解决中医药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分享科研成果,提升中医药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影响力。 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五是拓展中医药国际传播渠道与文化交流。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开展中医药国际传播。 制作高质量的中医药文化纪录片、科普视频、动漫等多媒体作品,多渠道向全球传播。 聚焦擦亮河南中医药「仲景」品牌,举办国际中医药文化节、学术研讨会、中医药博览会等活动,邀请各国专家、学者和民众参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同时,在海外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教育培训活动,为当地民众提供中医诊疗服务,让中医药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鼓励中医药企业在海外开展文化推广活动,将中医药文化与产品推广相结合,通过举办健康讲座、义诊等提高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